横店东磁股票简介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公司名称: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所属地域:贝波财经 > 浙江上市公司 > 金华上市公司 > 东阳上市公司 >
英文名称:Hengdian Group Dmegc Magnetics Co. ,Ltd 所属行业:其他电子
曾 用 名:- 公司网址:www.chinadmegc.com
主营业务:磁性材料系列产品、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概况: 公司简介 公司高管 IPO文件
公司公告: 最新公告 年度报告
研究分析: 杜邦分析 研究报告
股票交易: 成交明细 分价表 大单统计 大宗交易
公司运作: 股东大会 收入构成 重大事项 IR活动记录
公司简介: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磁性材料系列产品、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和新能源电池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塑磁、光伏产品、动力电池。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产品超万吨的行业龙头企业,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制造中心。公司“东磁牌”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05年度,公司的永磁铁氧体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76%,居全球首位;软磁铁氧体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3.25%,居全国首位。

横店东磁股票怎么样

  一、概述。
  回首2016年,经济寒冬与气候寒潮不约而至,世界经济低迷,中国经济调整。复杂的经济气候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让一些企业发展艰难,不少工业企业裁员减产甚至关停并转。横店东磁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分子,不可避免地受到大气候、大环境的影响。可喜的是,东磁人不为挑战所惧,不为困难所惑,充分估计,充足准备,不仅保持了发展斗志和信心,而且用更务实的行动在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经济新常态下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答卷:
  2016,是横店东磁勾画蓝图的战略年。这一年,围绕“做强磁性、发展能源、适当投资”的战略管理,公司经营层保持战略定力,理清发展思路,深刻洞察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慎重启动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太阳能扩产项目;聚焦高端客户,持续跟踪永磁电机磁瓦成品率、软磁无线充电、抗干扰产品这几个重大关键项目,有效优化磁性材料、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电池三大板块的产业布局,为公司下一个五年的转型发展统一了认识、铺定了轨道、画好了蓝图!
2016,是横店东磁产业协作的奠基年。这一年,公司磁性材料、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电池“三驾马车”式的产业发展格局渐成气候。其中,磁性产业虽已成为全球老大,但新领域、新产品的增长空间巨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直冲云霄,为东磁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新能源动力产业身量尚小,目前实力偏弱,但随时协同另两个产业的发展。“三驾马车”协调发展,带领着东磁进入更高质量的发展期!
2016,是横店东磁基础管理的沉淀年。这一年,我们秉承“一点点”理念指导技术进步、基础管理和市场开发工作。这一年,我们全面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于生产一体化,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一年,我们通过质量控制点的策划与实施,持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这一年,我们将常规化的管理活动(131K经营目标、年度述职、各产业各主题例会的战略与方向汇报、经营通报会、质量控制点管理体系、“一事二组”等),通过检查工作体系,进行深化和定格,大力推动着公司的团队建设和管理素质的提升。这一年,《东磁哲学》的规范整理,更是集东磁智慧和东磁底蕴的沉淀,为东磁管理的全面提升厚植了强大的力量!
2016,是横店东磁书写荣光的精彩年。这一年,从德国IEC/TC512016年会传来喜讯:9项国际标准中,2项由东磁制定;这一年,公司大事连连、喜事多多、硕果累累——公司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获得工信部颁发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了2016年首批获证的81家企业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公司荣获“全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三十佳企业”称号等等荣誉称号。
  2016,是横店东磁的战略年、奠基年、沉淀年、精彩年。这一年,东磁业绩气势如虹、员工素质提升、企业品牌彰显、财务资金健康、投资拓展精准、存货有效降低、管理效率提升,公司太阳能光伏和磁性材料产业优势发挥,通过推进新产品、新领域、新客户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增加了高端客户的收入占比,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10,421,226.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9.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1,183,781.4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52%。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否
1、品牌优势。
  公司“东磁”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生产的东磁DMEGC牌磁性材料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公司“DMEGC”、“东磁和图案”、“DM”等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公司DMEGC牌永磁铁氧体系列材料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浙江名牌产品。品牌优势在市场销售中带给客户突出的认知,并带来销售效益和品牌的溢价。
  2、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力量,是国际磁性材料技术交流的平台,设有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浙江省磁性材料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省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东磁研究院拥有13名博士、38名硕士、200多名本科生,使得公司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开发能力,自主研发的产品列入国家级项目的36个,在磁性材料领域中共主持参与了15项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451项,其中外观专利74项,实用新型223项,发明专利154项。公司生产永磁9系和12系、软磁DMR28和DMR96技术国内领先;公司常规单晶电池片转换率达到20.2%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常规多晶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18.4%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3、规模和市场优势。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企业,也是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比较齐全,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另外,公司的客户优势十分明显,核心客户大多是全球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先的企业,如苹果、华为、博世、三星、法雷奥、松下、飞利浦等,公司与他们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客户的力量也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稳定经营的重要优势。
  4、精益制造管理优势。
  公司在制造管理方面经过36年的历练,引进了精益管理、卓越绩效管理、6S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并创造了H管理、三环节管理、138管理和131K管理等一批行之有效的特色管理,使得公司在精益制造、现场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优势。
  5、管理团队严谨高效。
  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严谨、高效的管理团队,梯队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行业趋势研判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1、磁性材料产业。
  (1)永磁铁氧体材料产业。
  永磁铁氧体产业主要应用在扬声器、微波炉、家电和汽车相关电机等方面,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主要包括横店东磁、江粉磁材、嘉兴南湖、龙磁、金港等;日本主要包括日立、TDK等;韩国主要包括韩国双龙、韩国太平洋等。在市场前景方面虽汽车产业略有增长,但传统家电和IT行业均有下降的趋势,造成永磁铁氧体下游应用,包括电声、尤其是电机增速明显下滑,使得永磁材料整体市场增速趋缓,未来几年将进入一个优化升级的调整,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和品质的提升,以及新应用领域的拓宽。技术方发展方面,永磁将朝着提高磁性能、不添加稀土及Co的材料、薄型磁瓦成型、多样化的充磁方式等方向发展。
  (2)软磁铁氧体产业。
  软磁铁氧体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服务器、新能源、工业电源、汽车电子等方面。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日本,中国主要包括横店东磁、天通股份、安龙、东阳光等,台湾有越峰,日本主要包括TDK、FDK等。在市场前景方面虽传统PC、传统照明、电源市场在不断萎缩,价格也在不断下降,但新兴领域如无线充电、充电电桩、电动汽车、NFC市场、光伏逆变器、服务器等领域将出现爆发式增长,使得软磁产业未来增长可期。
  (3)塑磁产业。
  塑磁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导航仪电脑、汽车电机等方面,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日本和中国,中国主要包括杭州千石、常州中天、苏州贝尔曼、南京柯莱特等,日本主要包括户田、MATE等。在市场前景方面,传统的冰箱门封条、广告用磁片保持稳定,电子标签、汽车用注塑转子类稳中有升,特别是在直流无刷电机方面,增长空间可期。
  综上,预计未来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竞争两极化会加剧,随着磁性材料行业也逐渐进入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未来几年低端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利润率下降;而高端材料则出现“强者恒强”,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优势的少数企业逐渐占领市场。
  2、太阳能光伏行业。
  光伏的终端应用主要为大型地面电站和小型分布式电站。从公司主要产品晶硅电池片和组件来看,全球产量排名前列的主要在亚太地区,中国主要包括隆基、天合、晶澳、阿特斯、晶科等;台湾主要包括新日光、茂迪、昱晶等;日本主要包括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夏普、Kyocera等。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环境要求和能源安全越来越重视,各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了新能源投资力度,再加上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范围的产能扩张和装机容量双双增长。预计2017年会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
  (1)安装量方面:中国光伏协会对2017年光伏安装量预计为中国28GW、美国11GW、印度9GW、日本6.6GW、欧盟5.2GW,总体为68GW;(2)技术方面,领跑者项目将会继续催化PERC、黑硅等领先技术的进步,推动N型双面、异质结、半片等超高效电池技术发展和自清洁等新材料的规模化应用;(3)智能制造将加速生产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优势。
  3、新能源电池行业。
目前动力电池呈现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技术路线来看存在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与锰酸锂等多种技术并存的格局。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基本以三元、锰酸锂或其混合材料作为动力电池首选正极材料,而中国企业大规模地采用磷酸铁锂。日本主要包括松下、AESC,韩国主要包括三星SDI、LG、SKI等;中国主要包括比亚迪、力神、万向、国轩高科、沃特玛、福斯特等。从市场应用来看,日本与韩国对三元材料系和锰酸锂系动力电池的技术掌握较成熟,近两年在中国市场也呈现了快速上升的趋势,主要被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磷酸铁锂系动力电池则主要被应用于国内的电动汽车领域。此外,动力电池还可用于基站和数据中心储能、家庭储能、风光电储能等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从产能扩张来看,2015年国内动力电池产能达17.3GWh,缺口明显供不应求,2016年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启扩产计划,高工锂电的调研显示,2016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到30.8GWh,截至2016年年底,国内动力电池新增产能较2015年增加了42GWh,总量几乎是的2015年全年出货量的近2.7倍。
  从技术路线来看,动力电池的技术进步对整个电动汽车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16年三元动力电池的比例有较大上升,从2015的23%上长升至2016年28%。
  2017年,“政策、资本、技术、市场”将依然会是行业的四大驱动力,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行业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随着国家及地方补贴明确、以及碳排放配额和积分管理等政策的陆续实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稳步提升,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和纯电动物流车有望成为增长主力;(2)新能源汽车搭配动力电池的主流是磷酸铁锂和三元系电池,从2017年前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看,新能源客车70%左右使用磷酸铁锂,而乘用车、专用车则70%左右使用三元系电池,预计后续三元系在客车中的使用也会逐步增加。
  (3)由于产能迅速扩张,动力电池产业淘汰加速,竞争格局将被重塑。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16,公司围绕“做强磁性、发展能源、适当投资”的战略管理,在做强磁性材料方面,发挥产业优势,聚焦高端客户,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在发展太阳能光伏方面,强化单晶领跑者优势,稳步推进装备升级,慎重扩大电池片和组件产能,以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在发展新能源电池方面慎重启动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搭建了新技术研发平台,以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017年,公司磁性材料、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电池“三驾马车”式的产业布局渐成气候,我们仍将围绕公司的战略布局砥砺前行,因为磁性材料是公司立业之基,发展之本,我们要发挥产业优势,自身投资和收购兼并相结合,进行一些横向或纵向的延伸,以保证高端产品和新兴市场的拓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将通过强化电池优势、带动组件发展,突出单晶优势、拉动多晶业务,立足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海外,确保差异性竞争优势。新能源电池则要在保证技术领先的情况下,奋力拓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以期成为公司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三)经营计划。
  1、经营目标。
  围绕“做强磁性、发展战略、适当投资”的发展战略,公司提出2017年度的经营目标:销售收入532,700.00万元,同比增长13.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080.00万元,同比增长8.98%。
  上述目标不代表公司对2017年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2、重点工作。
  综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2017年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五方面重点展开。
  (1)保持增长,增长永远是企业的主旋律;公司的增长,靠的是各产业齐头并进、有效突破的强大动力,为此公司要求各产业围绕发展战略专项研究,寻找各自重点突破口并付诸于行动。
  磁材事业部:经营上确保30%的外部销售份额,在生产上做好节能降耗5%以上,战略性的锁定部分采购物资价格;积极推进不加镧钴和少加镧钴的6系产品等。
  永磁事业部:经营上确保永磁铁氧体市场占有率,重点保证磁瓦的增长,保证国内市场份额的提升,保证磁瓦生产线的资产利用率最大化;生产上80%的磁瓦实现一次磨削,磁瓦成品率提升3%;加大径向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争取形成大批量生产规模;加大粘结磁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力度,确保在2017年有较大的突破;持续开发新客户、新产品;电机元件厂新增一条生产线,为永磁事业部的增长增加强劲动力。
  软磁事业部:经营上继续贯彻聚焦高端客户,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方针,积极配合客户新品开发及量产,拓展汽车电子、充电桩、NFC等新领域。生产上提升粉料质量,加快成型、磨床自动化推进,加强检分自动检外观项目的推进。落实质量控制点工作,强化工艺标准化建设,推进锰锌新材料定型量产,加快开发分布式气隙产品、镍锌和合金类小产品,同时提升重点客户的一次送样成功率。
  塑磁事业部:经营上拟开展新业务,开发新产品、新客户和投资新项目;在稳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欧洲市场的开发,提升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持续作好轴类产品的生产,对宽幅磁片进行批量生产,通过营销策略调整,增加美国磁片市场的业务收入。
  太阳能事业部:经营上强化差异化战略,争取结构性、局部性机会,增量产能达产满产、存量产能优化升级;国内市场重点瞄准领跑者项目和分布式的单晶机会,欧洲日本取得新增长、印度成为新亮点。生产上现有产能继续优化、电池良品率争取再提升0.1%,提升电池转换率,单晶达到20.4%,多晶达到18.6%,量产PERC单晶21.1%转换效率及双玻组件。
  新能源电池事业部:通过公司的研发实力和精益制造,打造质量一致性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赢得客户和市场。在此基础上和高端客户合作,使产品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根据市场开拓进度适时追加投资项目,形成产业规模。
  光伏系统投资开发部:确保公司光伏电站安全稳定运营,以主动、智能、标准等要求提升电站运维服务能力,树立本地专业企业品牌形象;紧抓东磁六石25兆瓦农光互补项目的各项进度;组建浙江小康工程、百万光伏屋顶工程、光伏村等项目攻关团队,奔赴周边县市、重点村庄开发家庭光伏电站;做好“电站是基础,储能是关键”的储能电站长期规划;关注国家政府扶持政策,深入调研储能市场动态,做好储能项目的备案。
  加爱净化科技事业部:开发OEM战略合作公司,深化多种直营模式,拓展校园直饮水等工程项目,加强内部管理、做好采购成本和库存的管理为主要战略。
  硬质合金厂:实现高精度线性马达质量块产品开发,做好后续设备选型与各工序产能配置工作;加大收款力度,严格控制难收款客户的发货量;持续三级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质量管控;抓精益提效率,开展省人化、降低设备停机率、提高顶锤生产效率。
  (2)继续开拓全球顶级客户,拓展未来空间;公司的客户优势十分明显,核心客户大多是全球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先的企业,公司与他们相互促进,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客户的力量也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稳定经营的重要优势。2017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各产品领域新客户的开发力度。
  (3)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程,扎实企业基础;品质是无言的营销家,质量体系是企业健康运行的保障。在新的一年里,以“保障安全生产、立足产品质量、抓好基础管理、深入精益管理”为行动指南,改变以前“从现象去解决问题”的现状,要从源头和原理上去想到最高境界,然后制定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从源头和原理去思考解决问题,是现场管理最重要的思维,也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4)狠抓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抓好技术进步与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增加销售额、推动业务的扩展,用技术来武装公司的产业,才能站在产业的至高点。在这一思维指导下,公司2017年的技术创新工作要组织新材料、新产品开发16项,组织新材料量产化导入项目16项,整合高校院所资源,新增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2项。
  (5)加快自动化智能化整合,提升工作效率。
  公司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在国内可能有领先的位置,但与国外同行相比,如TDK等老牌企业在后道工序的自动化上还走在公司的前面。因此,公司仍要加快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整合速度。2017年,公司计划开展多项自动化智能化项目,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对策。
  (1)政策风险。
  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国家支持发展产业,涉及政策补贴,补贴的下降会影响国内的市场供需。同时,各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对公司经营亦有一定的影响。
  动力电池产业属于国家支持发展产业,涉及产业引导和政策补贴。如出现产能准入门槛提高、财政补贴门槛提高或补贴金额退坡等情况,都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超过30%销往境外,使用外汇结算。因此,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风险。公司已采取多种货币结算、外汇套期保值、远期外汇交易等多种措施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但仍不能排除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利润总额带来一定的风险。
  (3)市场风险。
  随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回暖,众多企业实施了扩产,后续可能会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增长和储能市场的需求,需求热带动了投资热,截止2016年底国内动力锂电池的产能达到65GWh,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可能会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
  针对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将紧跟市场趋势,深化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智能建设等工作的推进力度,服务终端客户新品设计,提升客户满意度,不断加大产品的转型升级力度,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同时不为本页信息的错误、残缺、延迟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

热门概念股
大飞机
她经济
云服务
珠海主题
保利集团
京东
邮政改革
电子车牌
页岩气
视频网站
分散染料
网约车
铁路运营
中轻集团
热门地区
马村上市公司
土默特左旗上市公司
库尔勒市上市公司
洛龙上市公司
江宁上市公司
杜集上市公司
上杭县上市公司
永定上市公司
怀柔上市公司
热门频道
税率
国内银行
信用卡使用
个股研究
工伤保险
美股新股打新
平安银行信用卡
投资理财
银行理财
社保政策
基金定投
银行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