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百姓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什么原因?-理财产品

发布时间:2018-05-24 06:08 来源:贝波财经网

  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受青睐

  4月3日,在北京工作的“80后”王奇(化名),经过多次刷新后,通过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APP,追加购买了10万元的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期限一个月,100%主投固收类资产。

  此前,王奇已经在该行购买了20万元的同款理财产品,从收益情况看,每个月在540元到560元之间。“比存银行活期强。想要用钱的时候,赎回也比较方便。”王奇表示。

  从采访的情况来看,多位受访者表示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额度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至于期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活期,可以随时申赎,但收益相对低一些;另一部分是定期,期限从7天到1年不等,到期后自动还本付息,收益比活期的要高。

  至于购买的原因,从大家给出的答案看,一方面是操作方便,认证之后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另一方面是认为风险相对要小。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2019年金融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之一。根据普益标准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9年度)》,2019年零售理财存续数量与规模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存续零售产品数量超过6万款,存续规模在2019年末已达到20万亿元;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面,2019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0.95万亿元,规模占比达到40%以上,净值化转型发展程度有显著提升。

  风险相对较小并不代表没有任何风险。一位城商行工作人员表示,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首要的是先了解清楚相关产品的风险等级,再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另外,风险测评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独立完成,以免买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
  

  老百姓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对此亦是乐此不疲。4月3日,包括正虹科技、特力A等在内的6家公司发布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而据《证券》梳理,截至4月3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发布了171份与银行理财产品有关的公告,内容涉及购买、到期赎回、进展以及暂停购买等。

  对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均表示,会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对理财产品的投资严格把关,谨慎决策。

  “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初衷,是为了让闲余资金获得相对于银行短期利率更高的收益。”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采访时表示,但是其中也有两个风险需要关注,一是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如果主要为股票类,就有可能出现无法保本的超预期亏损,实际利率收益低于预计利率收益;二是公司如遇紧急大额资金使用,再赎回需相应的手续和时间。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投资方式,但是仍需要对产品做出风险预判。”陈雳说。

  
热门概念股
原油污染
支付宝
大麻概念
增强现实
NFC
节水灌溉
故宫管理
蚂蚁金服
山西工业
虾价上涨
手机芯片
造纸转暖
浏览器
游戏机
移动转售
热门地区
兴山县上市公司
东山县上市公司
青云谱上市公司
东营上市公司
山南上市公司
斗门上市公司
福州上市公司
昆都仑上市公司
普洱上市公司
热门频道
税率计算器
信用卡申请办理
港股打新
美股行业板块
平安银行
股票公式教程
农业银行
B股
lof基金
银行卡办理
邮政储蓄信用卡
黄金